关注:67 发布时间:2021-07-23 18:32:06
导语本文整理了尊王攘夷是谁提出的?经验知识,帮助您全面了解,小白也能成为高手,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齐桓公
“敬王抗夷”一词源于春秋时期,由齐桓公提出。齐桓公上台以来,在管仲的帮助下,在内政、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多次改革,有着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他及时打出了“敬王抗夷”的旗号,作为诸侯,他是不会接受的。
“敬王抗夷”一词源于春秋时期,由齐桓公提出。齐桓公(公元前725 ~公元前643),姜姓,临淄人。姜是齐国第十六位君主(公元前685年至公元前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首,鲁商第十二代孙,齐西公之三子,其母。
“尊王”就是尊重纣王的权力,维护周朝的宗法制度。“抗夷”是指塞外游牧的戎狄和南方的楚抵抗中原诸侯的侵略。在中国历史上,敬王抗洋人多为正面评价。比如孔子称赞关子敬王抗夷的功绩:微管仲,我被派往左毅。朱也称之为“尊,奔夷狄,故为天下也。”顾严武甚至称之为“春秋之义,敬天王,征伐汉奸贼子,皆性与天。"
早年在鲍的保护下,逃到莒州避难。由于齐国xi公的长子齐襄公和齐国xi公孙的无知,他们首先回国夺取了王位。下大力气,任用管仲为亲戚,进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齐国逐渐强大起来。他打着“敬王抗夷”的旗号,联合诸侯平息宋朝内乱,北攻山戎,南攻楚国,灭谭、隋、燕等小国。征服天下后,成为中原第一霸主,受到周天子的嘉奖。晚年,他昏庸。管仲死后,又任命易牙、立雕、方子、昌武职等人。
上一篇:四书五经指的是哪四书哪五经?
下一篇:《灰姑娘》的作者是谁?
159034位用户关注
79399位用户关注
37997位用户关注
28003位用户关注
27292位用户关注
2692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