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6 发布时间:2021-07-25 16:22:07
导语本文整理了腊八节有哪些风俗?经验知识,帮助您全面了解,小白也能成为高手,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每到腊八节,中国各地都有习俗,比如吃腊八粥、腊八醋、腊八蒜、吃冰、腊八豆腐、腊八面等等。在中国北方,有一句话叫“孩子不要贪,腊八之后是年”,过腊八就是拉开新年的序幕。
腊八节,也就是每年农历的12月8日,也被称为“法宝节”、“佛教道教节”、“道教协会”等等。这是一个纪念释迦牟尼佛启蒙的佛教节日,逐渐成为一个民间节日。每到腊八节,都有吃腊八粥、腊八醋、腊八蒜、冰、腊八豆腐、腊八面等习俗。在中国北方,有一句话叫“孩子不要贪,腊八之后是年”,过腊八就是拉开新年的序幕。
起源
据佛教记载,释迦牟尼在成为道士之前实行了多年的苦行,后来发现苦行不是出路,决定放弃苦行。这时我遇到一个牧民,她呈上乳糜,吃完恢复体力,坐在菩提树下打坐,12月8日成了道士。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佛教徒在这一天举行了一次达摩会议,为佛陀煮米饭和水果粥。南宋吴梦梁录记载:“本月八日,庙名腊八。大沙等寺庙备有五香粥,称为腊八粥。”佛教传入中国以来,所有寺院都用香谷和水果做粥,送给弟子和善良的男女。腊八节,各寺院举行法会,模仿牧羊女在佛成道士前献食糜的典故,用香谷果为佛煮粥,称为腊八粥。据说喝了这种粥,可以得到佛祖的加持。所以腊八粥又叫“福寿粥”、“福德粥”、“佛粥”。腊八原本是一个佛教节日,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演变,逐渐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民间节日。
相关
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存在与“拉”有关的腊祭风俗。节日在农历十二月举行,具体日期没有确定。这种腊祭习俗被后世视为“腊八节”的来源之一。西汉戴胜编的礼记郊特牲说,腊祭是“一年十二月,聚万物,大闹天宫”韩颖邵风俗通义说:“贾平,青思,周蜡,韩改蜡。先秦时期,中国有些地方有农历十二月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家神、房神、灶神和井神)的习俗,祈求丰收和好运。腊,狩猎,在盐田狩猎动物祭祀祖先。”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打蜡,捡;新的理由移交了,那么大的牺牲就是报功。”因为“腊”“猎”都放假了,“猎节”也是“腊祭”。因为它在十二月举行,所以它被称为十二月,腊祭被称为第十二天。汉代以前,腊祭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直到汉代才把冬至后的第三个守备日定为“腊日”。腊祭的对象是祖先和五大家族神。五宅神指的是“门、户、天窗、火炉、走道(门内之地)”。但是我这一天不喝腊八粥。
上一篇:钻石是怎么形成的?
下一篇:脍炙人口的脍炙意思是什么?
159034位用户关注
79399位用户关注
37997位用户关注
28003位用户关注
27292位用户关注
2692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