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95 发布时间:2021-08-04 18:43:09
导语本文整理了立夏的由来是什么经验知识,帮助您全面了解,小白也能成为高手,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每年的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称为“长夏”。这个季节确立于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预示着季节的变化,是古代按照农历划分四季的立夏之日。比如逸周书时讯解说:“长夏之日,必鸣。第五天,蚯蚓出来了。第五天,王瓜生。”它描述了夏梦开始时的物候场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筑始,夏,假,此时事假。”这里的“假”,也就是“大”,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生长了。
事实上,根据气候学标准,日平均温度稳定上升到22以上,这就是夏季的开始。“长夏”前后,只有福州以南到南岭一带有真正的“绿树浓荫,阳台倒影似池塘”的夏天,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此时才刚刚进入春天。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 ~ 20左右,是“各种红紫色斗芳草”5月,槐花在很多地方如火如荼。其实说起太阳时“长夏”一词的由来,根据相关记载,是在战国末期,也就是公元前239年左右确立的。
现在每年的阳历5月5日、6日或7日,太阳在黄经达到45度时,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22以上,这是农历“长夏”的节气。漫长的夏天过后,天气越来越热,白天会越来越长。但在“长夏”前后,只有中国福州至南岭一线以南的区域,才是树木黑压压、城楼倒映池塘的真正夏天。这时,通常感觉到灼热的气息,温度明显升高。
在古代,漫长的夏天有很多习俗,比如“下蛋”、“打蛋”。比较重要的是“称人”:在漫长的夏天,人们吃完午饭后,会在村口挂一个大的木制秤,在秤钩上挂一个较长的凳子。之后大家轮流坐在凳子上,称体重——看看自己有多少斤,以此来发大财。当时秤的负责人经常在称花的时候讲一些吉祥话。
上一篇:为什么云儿变化多端?
下一篇:清明节上坟带什么供品
159034位用户关注
79399位用户关注
37997位用户关注
28003位用户关注
27292位用户关注
2692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