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82 发布时间:2021-06-17 09:58:52
导语本文整理了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经验知识,帮助您全面了解,小白也能成为高手,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含羞草的叶柄和叶基里有个地方叫叶枕。叶枕中部有维管束,被薄壁组织包围。当碰到叶枕时,会造成叶枕上半部薄壁的液排出,造成上下半部膨胀压力不平衡,导致叶片闭合下垂。
含羞草是生活中常见的绿色植物。当人们用手触摸它时,它会合上叶子,就像一个小女孩害羞一样。那么含羞草为什么害羞呢?大家一起说说吧。
与动物不同,植物没有神经系统,没有肌肉,不能感知外界刺激。但含羞草不同于普通植物,它的叶柄下垂,被外界触碰时会闭合小叶子。这个动作理解为“害羞”,所以叫含羞草,害羞草,丑草。含羞草由微小的网状蛋白“肌动蛋白”(即枕部敏感收缩体)支撑。当闭合运动发生时,肌动蛋白的磷酸盐会脱落,只要含羞草能吸收阻止磷酸盐脱落的化合物,接触后就不会改变。当肌动蛋白束分散时,被破坏,导致水分流失,产生闭合运动。肌动蛋白一般存在于动物的肌纤维中,与肌肉的扩张和收缩有关。含羞草中也有,相当罕见。
植物的运动通常是由内膨胀压力的变化引起的。大多数成熟的植物都有一个大液泡。液泡充满水时,压迫其周围的质,使其紧紧贴在壁上,给壁一种压力,使像充满空气的气球一样膨胀。液泡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浓度决定渗透压,渗透压可以决定水扩散的方向。液泡浓度增加,渗透压增加,水从外扩散到内,进入液泡,增加的膨胀压力,使膨胀;相反,会收缩。这个过程只能引起缓慢的运动,如气孔的开闭。
如果含羞草的叶子被触摸,它们会立即关闭。触力越大,收的越快,整个叶子都会垂下来,好像很弱,几秒钟就完成了整个动作。含羞草的叶子和叶柄有特殊的结构。在叶柄基部和复叶小叶基部,有一个扩大的部分,叫做叶枕。枕骨对刺激比较敏感。一旦触碰到一片叶子,刺激立即到达叶柄基部的枕头,使两片小叶子合拢,触碰力更大,不仅到达叶柄基部的枕头,而且迅速到达叶柄基部的枕头,整个叶柄下垂。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叶枕中心有一个大的维管束,周围是薄壁组织,有许多间隙。当振动传递到叶枕时,叶枕上部薄壁中的液排入间隙,降低了叶枕上部的膨胀压力,而下部薄壁仍保持原来的膨胀压力,导致小叶子直立,两片小叶子合拢,甚至整个叶子垂下。据研究,含羞草的叶子在受到刺激后会在0.08秒内关闭。受到刺激后,传导速度也很快,比较高可达每秒10厘米。刺激过后,过了一会儿,一切慢慢恢复正常,小叶再次展开,叶柄竖立。恢复时间一般为5-10分钟。但是,如果我们继续不断地挑逗和刺激它的叶子,它就会感到“无聊”,不再有反应。这是因为枕骨中的液由于持续刺激而流失,不能及时补充。
含羞草的这种特殊能力有其历史根源。它的家乡是热带南美的巴西,那里经常有强风和暴雨。每当第一滴雨打在一片叶子上,它就立即合上叶子,叶柄下垂,以避免暴风雨造成的损害。这是对外部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此外,含羞草的运动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自卫的方式。动物轻轻一碰,就把叶子合上,动物不敢再吃了。在叶柄和叶柄的基部,有一个扩大的部分,叫做“叶褥”。叶褥对刺激敏感,中心有许多薄壁。当这些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会将带负电的氯离子运入,将氧离子运出,从而使膜与邻近区域保持一定的电位差,这种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当外界刺激超过一定限度时,微分通透性会突然改变,带正电荷的钙离子会大量涌入,而钾离子则会反方向走,使膜内电位升高,甚至变成正电位,产生动作电位。这种现象叫去极化。动作电位会被传递。当达到动作电位,即发生去极化时,膜的通透性差异消失,使原本储存在液泡中的水分瞬间排出,失去膨胀压力,变得酥软。因此,当叶柄基部的叶垫受到刺激时,叶垫上部的薄壁膨胀压力减小,而下部的薄壁仍保持原来的膨胀压力,导致叶柄沿叶柄方向直立。叶柄中的维管束在叶垫中形成一个大管道,以容纳从叶垫排出的水。
12203位用户关注
8300位用户关注
7984位用户关注
7583位用户关注
7173位用户关注
6322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