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台风

关注:88 发布时间:2021-08-20 09:58:04

导语本文整理了为什么会有台风经验知识,帮助您全面了解,小白也能成为高手,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精简回答

台风源于热带海面,海水蒸发到空气中,形成低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本身的运动,空气逐渐旋转形成热带气旋。热带气旋越来越强,比较终形成台风。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部分沿海地区夏季容易发生台风,那么为什么会形成台风呢?我们来说说为什么会有台风。

详细介绍方法/步骤

台风起源于热带海面,海水蒸发到空气中,形成低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本身的运动,空气逐渐旋转形成热带气旋。热带气旋越来越强,比较终形成台风。

广义而言,“台风”一词不是热带气旋强度。在台湾省、日本等地,中心持续风速为每秒17.2米以上的热带气旋(包括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气象组织定义的台风)称为台风。在非正式场合,“台风”甚至直接指热带气旋本身。当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强度时,将由区域专业气象中心(rsmc)日本气象厅编号命名,名称由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

是一个强大而具破坏性的气旋性涡旋,是一个成熟的台风,其底层根据辐合气流速度分为三个区域:

外环,也称为多风区。从台风边缘到涡旋区外缘,半径约200 ~ 300 km,其主要特点是风速向中心急剧增大,风力可达6级以上;

中间圆,也叫旋涡区。大风区边缘至风眼墙半径约100km,是台风中对流、风雨比较强、破坏力比较大的区域;

内环,也叫台风眼区。半径5 ~ 30 km左右。大部分都是圆的,风速下降很快或者没有风。

台风中各种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水平分布可分为三个区域:外层区域(包括外层云带和内层云带)、云壁区域和台风眼区,垂直方向可分为三个层次:低空入流层(小于1公里)、高空出流层(大于10公里)和中层上升气流层(从1公里到附近10公里)(图1台风结构图)。在台风周围的低层,台风区内卷入了几股等压线相同的螺旋气流,辐合上升,促进了对流云系的发展,在台风外层形成了外云带和内云带,对应的云系中有几条螺旋雨带。卷入台风的气流越多,切向风速就越大。在距台风中心一定距离处,气流不再进动,于是大量潮湿空气被迫强烈上升,在中心周围形成高耸的云壁,形成云壁的积雨云顶可高达19公里,称为云壁区。

比较大风速发生在云壁内侧,比较大暴雨发生在云壁区域,所以云壁区域比较容易发生灾害。当云壁区的上升气流到达高空时,由于压力梯度的减弱,迫使大量空气被甩出形成外流层,而少量空气向内流入台风中心下沉,形成一个清晰的台风中心,即台风眼区。台风眼半径10 ~ 70 km左右,平均25 km左右。云壁区的潜热释放和变暖,台风眼区的下沉和变暖,使台风成为一个暖心低压系统。

台风主要流入低层低压。由于角动量的平衡,在内部区域可以产生很强的风速,反气旋的外流在上层。上、下环流通过强烈的上升运动联系在一起,这是台风环流的主要特征。台风中比较热的温度是由下沉运动引起的,下沉运动发生在眼壁的内缘,那里下沉运动比较强

猜你喜欢

热门常识经验

360微商频道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