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节的来历

关注:115 发布时间:2021-10-07 17:03:04

导语本文整理了鬼节的来历经验知识,帮助您全面了解,小白也能成为高手,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精简回答

鬼节起源于佛教的“玉兰盆社”,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在这一时期,人们流行祭祀、招魂、烧银锭、纸烛、放河灯、做事等等,祈求祖先保佑,消灾增福。

鬼节是中国的一种习俗,用来祭祀鬼神,尤其是在农村。你知道鬼节的由来吗?让我们看看小编。

详细介绍方法/步骤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一年一度的鬼节的中元节,佛教称之为“玉兰节”。根据传说,在这一天,阎罗王将打开地狱之门,让被囚禁的鬼魂出来自由活动,直到七月底才会回到地狱。

这一时期,民间盛行祭拜死去的亲人,烧钱、纸烛、放河灯、练事,为的是祈求父辈保佑,消灾增福,或者超度死者,化解恩怨。

“鬼节”起源于佛教“玉兰盆社”。相传释迦牟尼的弟子木莲尊,在得道之前就失去了父母,非常想念他的母亲。完成后,他用眼睛看着地狱,寻找他的母亲。原来他妈妈已经陷入了饿鬼道,食物进口的时候变成了熊熊大火,惨不忍睹。木莲伤心欲绝,便去找释迦牟尼大师求援。释迦牟尼口口声声说因为你母亲生前有罪,死后陷入了饿鬼道,万劫不复。要想摆脱,光靠自己是不行的,还得凝聚所有人的力量才能化解。于是,木莲历尽千辛万苦,聚集僧众,在7月15日举行了盛大的法会,穿越了死亡的地狱之魂,终于将母亲从苦难中解脱出来。

bon是印地语梵语。“倒挂”的意思是,这个节日与中国的中原无关,但恰好中国本土请教道教的中原知府赦罪日也在这一天。于是,“玉兰苯教社”的故事与中原融为一体,加入了许多中国元素,如与儒家孝道的结合,形成了具有教化功能的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原鬼节。

中国的鬼文化历史悠久。在原始社会,人类崇尚万物有灵论的思想。礼记祭法中说:“天地之间生的,都是注定的。万物死,人亡。”后来鬼的概念越来越明确地与万物有灵论区分开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成了庞大的鬼系,如地狱、鬼王、十殿判官、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孟婆等鬼官,集中在民俗、节日、鬼故事中。

猜你喜欢

热门常识经验

360微商频道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