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

关注:97 发布时间:2021-07-07 08:32:04

导语本文整理了大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经验知识,帮助您全面了解,小白也能成为高手,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和第三个节气,是公历12月6-8日农历经度达到255度时的二十四个节气之一。古人之所以把这个节气命名为“大雪”,是因为“雪”是寒冷的产物,代表寒冷多雨的天气。节气的特点是温度显著下降,下雨或下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越大越好。此时艺声又下雪了。腊肉是大雪节气的习俗,大雪也是“补品”的好时机,被称为“冬补,春打虎”。

大雪,24个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落在公历的12月6日至8日,此时太阳达到黄经255度。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节气。气候要素包括降水、温度和光照,其中降水是一个重要要素。大雪和小雪、雨、谷雨、小满等节气一样,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是农耕文化对季节的反映。节气大雪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降水越来越多。

古人之所以把这个节气命名为“大雪”,是因为“雪”是寒冷的产物,代表寒冷多雨的天气。节气的特点是温度显著下降,下雨或下雪。“大雪”这个名字是一个比喻,反映了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变化,活跃的寒流,气温的降低,降水量的增加,但并不意味着这个节气期间雪下得很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越大越好。至此,雪已满。”其实大雪节气的雪没有小雪节气大。主要原因是小雪节气先来,温度高,空气中水汽总量大于大雪节气,大雪的可能性更大。在以节气来衡量节气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全年降雪和大雪比较多的节气既不是“小雪大雪”,也不是“微寒严寒”(因为当时气温较低,大气中水汽较少),而是2月下旬的节气。

大雪节的习俗包括腌制肉类。大雪节一到,有些地方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腌制“咸货”。盐和茴香、肉桂、胡椒、白糖等一起炒。炒好的椒盐凉了之后,抹在鱼、肉、禽身上,反复搓揉,直到肉的颜色由鲜变暗,液体从表面渗出,然后把肉剩下的盐放在罐子里,用石头压一压,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个月后取出,将卤汁放在锅里加水煮沸,撇去。

大雪是“补品”的好时机,被称为“冬补品,春老虎”。冬补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畏寒现象。冬补还可以调节体内物质的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比较大限度地储存在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上升。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不痛”。此时温补应阳,壮骨,滋阴益精。冬季食物补充剂应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的食物。

猜你喜欢

热门生活经验

360微商频道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