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81 发布时间:2021-07-09 13:21:01
导语本文整理了二月二龙抬头有哪些风俗?经验知识,帮助您全面了解,小白也能成为高手,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2月2日龙抬头中国南方部分地区,有祭祀社会(土地神)的习俗;中国民间有剃头龙头、祭祀、拜文昌神、吃面条、炸油饼、爆爆米花、吃猪头等习俗。古代北方一些地区有囤粮、介绍天龙、敲梁、剪头发、炒红烧肉、吃面条、吃饺子、吃凉豆、吃煎饼、避缝等习俗。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日),又称春耕节、农家节、青龙节和春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东方黑龙的七星。每年仲春月初,“龙角星”从东方地平线升起,故称“龙抬头”。中春月初龙抬头,毛五行属木,占卜为“地震”;在“九二”中,意味着龙已经离开了它的潜伏状态,出现在地球表面,并以一只的大象的身份出现。农耕文化中,“龙抬头”表示阳盛,雨渐多,万物生机勃勃,春耕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也把龙升天作为祈求好天气、驱邪避灾、占便宜的日子。
农历二月初二不仅是“龙抬头节”,也是土地神生日的“社日节”。由于节日的重叠,中国南方一些地方的“二月二日”既有举龙头的习俗,也有向社会献祭的习俗。比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二月二日”(古代指立春后的第五个星期五)主要是祭祀社会(土地神),祭祀龙多在龙飞翔的端阳。中国有剃水龙头、祭祀、拜文昌神、吃面条、炸油饼、爆爆米花、吃猪头等民俗。“剃龙头”的习俗起源于古代人对龙图腾的崇拜,例如在古籍中,古代人不断的纹身曾经像龙的儿子。“二月二日”,很多人都要去理发。龙抬头的那一天,理发叫“剃龙头”,表示一年有个好的开始。龙抬头敬龙的习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当天气转暖,雨水开始增多时,人们希望通过拜龙祈福来顺应这个过程,从而与自然和谐相处。
古代北方一些地区有囤粮、介绍天龙、敲梁、剪头发、炒红烧肉、吃面条、吃饺子、吃凉豆、吃煎饼、避缝等习俗。对纳吉来说,二月初二,中国北方人吃的食物,名字与“龙”有关,面不叫“面”,叫“龙须面”;饺子叫“龙儿”、“龙角”;饭叫“龙子”;煎饼烙成成龙鳞,称为“龙麟饼”;一片面馄饨叫“龙珠”;吃猪头叫“食物龙头”;吃葱油饼叫“撕龙皮”。一切都带着与龙有关的符号和意义。
民间有很多禁忌,避免“龙抬头”。这几天家里避缝,怕伤了桂圆,惹祸上身;避免挑水,认为龙会在这一夜出来活动,禁止在河边或井边挑水,以免打扰龙的行动,招致大旱之年;忌讳盖房子和做手脚,防止伤害“水龙头”;再者,避免研磨,认为研磨会挤压水龙头,也是不吉利的。俗话说“磨是虎,磨是龙”。有磨石的人要在这一天立磨扇,方便“龙升天”。除了上述习俗,人们还经常举行舞龙、戴龙尾、写笔等各种活动。
上一篇:春节有哪些节日风俗?
下一篇:十二种招财花有哪些?
159034位用户关注
79399位用户关注
37997位用户关注
27997位用户关注
27289位用户关注
26924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