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干被冻裂的树为什么还能活

关注:64 发布时间:2021-11-14 18:33:04

导语本文整理了树干被冻裂的树为什么还能活经验知识,帮助您全面了解,小白也能成为高手,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精简回答

树干冻裂后,根系可以补充这个过程中流失的水分,树皮的活可以慢慢修复新陈代谢造成的损伤,所以还能存活。

在寒冷的冬天,人们穿厚外套以避免结冰。但是,树只能在寒风中奋力拼搏,有的树甚至被冻裂了树干,但神奇的是,春天来了,它们不会死,反而又活了。我们来说说树干被冻住的树为什么还能活。

详细介绍方法/步骤

生活在北方或高山地带的人,在冬天的早晨经常看到裂开的树干,中午气温逐渐升高后,有汁液从里面流出。土壤水分条件好的话,叶子会短时间枯萎,大部分树不会死。

这是因为冰只凝结在外,也就是说凝结在壁和由死壁组成的运输组织中,那里汁液中的水相对自由,有毛细作用和渗透,但没有对流运动,内的原生质和液泡中也没有冰晶形成。原生质中有许多器,都有不可渗透的生物膜,能将内部水分子与外界隔开,不能自由运动。许多亲水性蛋白质、代谢物和离子储存在的液泡中,水分子也结合在一起。

看着雪花美丽的六角形晶体结构,我们可以看到水分子是如何排列整齐的。在它们的中心,有一种叫做晶核的杂质粒子,这也是它们形成冰所需要的。植物外液的水分在冰点以下会排队成冰,而被生物膜分隔的质和液泡中的水分子早已在其他分子之外,不容易成冰。这是树皮韧皮部的活组织。

冬季夜间树干冻结时,外汁液中的部分水分子形成冰,留下的汁液会变稠,导致内的水分子通过膜上的水通道流出,继续参与冰晶的膨胀。水分子从液泡流向质,然后流向外部。经过一定时间后,质膜的大部分会与壁分离,形成质壁分离。此时虽然还活着,但需要忍受极高溶质浓度的盐损伤。

白天温度升高后,壁外的冰慢慢融化,汁液稀释,水分子流回质,再流回液泡,使浆壁不再分离,恢复正常状态,日日夜夜可以这样循环。如果质膜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就会被机械力撕裂而死亡。树干冻裂后,如果根系能补充这个过程中流失的水分,树皮的活可能会慢慢修复新陈代谢造成的损伤。

猜你喜欢

热门常识经验

360微商频道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