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86 发布时间:2021-12-05 11:44:02
导语本文整理了螳螂是益虫还是害虫经验知识,帮助您全面了解,小白也能成为高手,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螳螂是一种益虫,因为它有一对捕捉脚和钩状刺,专门用来捕捉害虫。
螳螂是一种昆虫,在自然界中经常可以看到。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使它更为人们所熟悉。那么螳螂到底是害虫还是益虫呢?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螳螂身体中等或较大,头呈倒三角形,复眼大而亮,触角细长;颈部可以自由旋转。身体呈黄褐色、灰褐色或绿色。胸部有2对翅膀,3对脚;胸长。
螳螂身体长,多为绿色、褐色或点类;头部呈三角形,可以灵活转动;复眼突出,单眼3;咀嚼口器,有力的上颚。前脚抓脚,中后脚适合走路,逐渐变得不正常。卵在卵鞘中产生,每个卵鞘中有20 ~ 40个卵,排列成2 ~ 4排。每只雌性可产生4 ~ 5个卵鞘,卵鞘由泡沫状分泌物硬化而成,多附着在树枝、树皮、墙壁等物体上。初孵若虫为“前若虫”,剥皮3 ~ 12次即成成虫。一般螳螂的寿命在六到八个月左右,有些种类是单性生殖的。
螳螂是一种食肉昆虫,能捕食苍蝇、蚊子、蝗虫、飞蛾、蝴蝶及其幼虫等40多种害虫,裸蛹、蟋蟀等小昆虫,蝉、飞蝗、甲虫等大昆虫。可作为蚜虫、蜡螟、玉米螟、菜青虫、土鳖虫、黄粉虫等害虫的天敌,可消灭田间和林区多种害虫,是一种益虫。
螳螂有保护色,有的有拟态,类似于它的环境,以捕食多种害虫。而且,捕食只需要0.01秒。它只吃活的昆虫,用带刺的前脚牢牢地捏住猎物。受惊的翅膀沙沙作响,同时显示出鲜明的警告色。它常见于植物中,而不是地上,形状可以像绿叶或棕色枯叶、小枝、地衣、花或蚂蚁。它不仅可以通过拟态避开天敌,而且在接近或等待猎物时也很难被察觉。
螳螂的生命周期在一年内完成,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因此属于不完全变态的渐进变态。若虫蜕皮7~11次,8~12年后达到成虫期。年龄的增减受环境和食物量的影响。
12203位用户关注
8300位用户关注
7984位用户关注
7597位用户关注
7173位用户关注
632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