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都有什么讲究

查看人数:692 发布时间:2022-04-26 10:28:01

1.农历十二月是一年的结束,这是在寒冷的冬天。24节气的微寒或重寒在腊月,另一年比较冷的39、49也在腊月,所以有“寒冬”之说。民间谚语:“腊七,巴拉,把你的下巴冻掉”的意思是腊月的寒冷。腊月农事完毕,大部分时间都是冰雪覆盖。人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迎接新年的到来。腊月有很多民俗。

2.农历十二月八日:腊八。腊月初八是“腊八节”,也叫“腊八节”。腊八节除了祭祀,比较重要的习俗就是吃腊八粥。腊八粥用至少8种辅料熬制而成。先把煮好的腊八粥用来拜神,然后全家实用。有些地方腊八粥要煮8天。有些地方有腊八节腌制腊八蒜的习俗。

3.农历12月23日:献灶。牺牲灶台,就是牺牲灶台神,让灶台一直燃烧,吃得安全。要为灶神准备蔬菜、肉类、茶叶、酒等祭品,以及蜡烛等物品。有些地方需要亲自烤圆饼,但不同地方也有一些区别。全国各地都有提供炉子的习俗。

4.农历12月24日:扫房子。这一天,开始了一场全面的大扫除,叫做“扫年”、“掸尘”,它起源于古代人驱除病和流行病的请教仪式,然后逐渐演变成年终大扫除。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习俗。根据民间说法,由于“尘”与“陈”谐音,故新年扫尘有“除陈”之意,其用意是扫去一切“晦气”和“晦气”。

5.农历12月28-29日:小笼包。这种习俗存在于北方的大部分地区,但在南方的一些地区可能不存在。有些地方蒸年糕是蒸的,也就是除夕夜之前,春节期间(一般是正月十五之前)所有的馒头都要准备好,正月不蒸馒头,这就意味着来年会很红火,颜色也不错。

6.农历12月30日:除夕。除夕,也称为除夕,是比较隆重的一天。通常,全家人会一起吃团圆饭。除夕是一年的比较后一天。人们经常熬夜。除夕夜,我们不仅要打扫房子,还要贴门神、春联、年画和灯笼。人们非常重视除夕。年底全家人会大年夜饭,放鞭炮,守年夜饭,辞旧迎新,期待来年生活更美好更幸福。

查看全文

猜你喜欢

360微商频道查询入口

微商怎么找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