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四成青年自称社恐是怎么回事

查看人数:648 发布时间:2022-04-25 18:44:01

1.根据调查数据,超过40%的受访者自称“社交恐惧症”,认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被“社会恐惧”压垮的年轻人,肩上依然背负着“脱单”的重担。

2.遇到异性时,62.4%的男生和78.8%的女生表现出消极态度。其中21.2%的男生和30.2%的女生表示“等对方先开口”。爱情总是难以启齿,23.1%的男生和33.6%的女生别无选择,只能低调暗恋。

3.这也可能是近年来青年婚恋问题上升到“国家关注”层面的原因之一。“婚姻和爱情是社会交往过程中选择的结果,是社会化的形式。”中国青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所长邓锡泉表示,“社会恐惧”可能会对社会渠道、社会能力和社会效应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从而使年轻人在婚恋竞争中处于劣势,增加成功婚恋的难度。

4.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文华认为,医学概念上的“社会恐惧”与社会学层面上的“社会恐惧”有本质区别。前者需要严格的临床诊断,后者指的是一种生存状态。大多数年轻人口中的“社交恐惧”并不是病态的。

5.虽然大部分年轻人的“社交恐惧”在专业人士眼中只是自我精神上的自嘲或幽默,但其影响肉眼可见。

6.调查显示,34.3%的人表示社交障碍对生活有影响,14.2%的受访者表示影响很大。偶尔的“社会恐怖”的“强行买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们在有意识地避免社交。

7.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孙平认为,“社会恐惧”一词的泛化具有丰富的社会意义。首先可以解读为年轻人个性化态度的表现:会说话的人会疯狂地说话,不会说话的人会简单地贴上“社交恐惧”的标签,回避它。其次,也可以理解为年轻人“社会泛化”的“反措施”。“他们好像被困在了现在的社会制度里,已经侵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一个‘挡箭牌’”来帮助他们逃离。"

8.当然,社交技能、经验、自信心的缺乏也是“社交恐惧”存在的原因。在调查中,52.7%的受访者表示缺乏沟通技巧,55.6%的受访者表示缺乏自信,38.3%的受访者将其归因于内向。

9.同时,当代人生活节奏快,社会关系弱,圈内外社会关系弱,所以“悬”成了导致社会障碍甚至“社会恐惧”的原因之一。

查看全文

猜你喜欢

360微商频道查询入口

微商怎么找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