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人数:139 发布时间:2021-09-05 20:46:13
没错。经过17、18年的洗牌,手机行业只剩下几个:三星、苹果、华为三大高端市场,小米、oppo、vivo、荣耀占据低端市场。所以五家公司占手机销量的85%。剩下的品牌有诺基亚、魅族、一加、传音。手机行业真的是越来越无聊了。
至于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厂家如何轻易暴露?
比较好的办法是去的某宝某东,看看各厂家的机器下面的评论是什么,占多少。这里我只以某宝为例:某宝搜索关键词“手机配件”——产品出现后,按照“销量”排序。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结果:前五名卖家中,三个是小米的外壳后盖,月均销量5000,一个是华为的荣耀外壳后盖,一个是卖iphone机型的。然后往下翻,有三星的后盖,苹果的喇叭和线缆,还有ov机的后盖。
虽然这个搜索不能证明太多问题,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一点,就是性价比高的机器质量比高端机器差。毕竟高端机器和手机利润率高,可以按照更高的品控要求来做。反正破机成本也是消费者买单的事,羊毛出在羊身上。
更何况苹果这个一次几百万单的主,敢去代工吗?例如,苹果手机占富士康产能的45%,目前的芯片占tsmc产能的80%。所以,只有苹果这样的巨头才能对代工厂提出更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对小厂家的严格质量控制是一种死亡行为。典型的例子就是锤子科技的t1。结果是三个月不发货,后续富士康拒绝配合。
那么我们如何理解“质量控制”这个词呢?
现在,我们不能只说“质量控制”只是一个产品的质量。其实我们需要从很多方面去看待一个产品。“质量控制”的比较终实施应该来自用户对产品的真实体验。
不是材料质量控制吗?手机壳材质的使用也是迭代多年。塑料的初期使用比较贴心,坚固防摔,维护成本低,但塑料没有质感;后来换成了金属,成本上去了。那是一个凹槽,维护费用昂贵,华而不实;比较后我选了玻璃,质地好,颜色美,造型美,维护成本低。我买了一份99元的保险,一年可以换两次。
有货不就是品控吗?一台机器发布了,前三个月要在网上抢购,不然只能在黄牛身上找。谁有兴趣等,如果不是忠实用户?手机,三个月一个新产品出来,会有一句话:早买早享受,晚买打折。身边不止一个人想抢某米,华为没被选中。
难道支持服务质量控制?每年ios系统都会支持至少4年前发布的机器,比较多6年。但是安卓手机阵营一般是两年,也就是说两三年之后,如果系统老化了,这个手机就要换了。朋友2014年买的macbook还能运行比较新的系统,外壳满是坑坑洼洼的,但是运行很流畅,就用吧。
魅族的品控一直是众所周知的。至于有没有缝隙,比较直接的就是在水里试一试,但是可能会短路。小心点。我没有用高倍显微镜检查过。希望能帮到你。
洁面膏比洁面膏更好更耐用。
整体不错,考验实际能力。在线管内走线时撞框很烦。前拨盘调整不正确,后制动器不工作。比较后发现左右刹车片高两毫米,低两毫米。就是这样。毕竟,同样的气动架高架轮组巨型美利达贵一倍,而且还是自行车
索尼的微相机问题很奇怪,因为每个买家都只知道自己的相机,不知道整批相机的质量,所以没有人能回答你,除非他知道大部分的相机质量控制
用了才评论。我看不出质量有什么问题,就是充电太热。就算不送耳机,我连耳机跳线都没有。我不能听歌。我又要花钱买一根跳线了。太气人了。
上一篇:三步下载来发朋友圈
下一篇:淘宝四钻买家消费能力
941位用户关注
586位用户关注
924位用户关注
234位用户关注
525位用户关注
83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