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45 发布时间:2021-08-19 20:58:10
导语本文整理了为什么会有黄老学派一说经验知识,帮助您全面了解,小白也能成为高手,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作为中国的祖先,黄帝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文明时代。战国中后期,黄帝成为受人尊敬的政治家,一度被“文士宣传”。当时道教积极吸收黄帝思想中的崇法原则,形成了以道德为核心,以老子和黄帝为共同创始人的新道家学派。这个学派以“黄老之言”为指导思想,所以人们称之为“黄老学派”。
黄老学派是先秦道家学派,其中黄指的是传说中的黄帝,老老指的是春秋末期的。那么为什么会有黄老学派的说法呢?就来说说吧。
“黄老学派”诞生于战国中期,原是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战国中后期,由于诸侯长期不和,各国执政党和反对党都希望政治统一、和平稳定。黄帝作为中国的始祖,曾经创造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文明时代。在当时的思潮下,黄帝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政治家,一度被“学者公开描述”。当时道教也积极吸收黄帝思想中的崇法原则,形成了以“德”为核心,以老子和黄帝为共同创始人的新道家学派。这个学派以“黄老之言”为指导思想,所以被称为“黄老学派”。
“黄老学派”的代表作是老子,其核心思想是主张“为民休养生息”的“无为政治”。西汉时期,鉴于秦朝因“以太极惩大众”而被迅速推翻的教训,统治者以黄老学派的理论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并将其运用到政治和法制的实践中,以稳定社会,恢复经济,缓解统治集团内部的阶级矛盾和矛盾。特别是在文帝、景帝时期,黄老研究兴盛。实际上,黄老的研究不仅仅是黄帝思想和老子思想的简单结合,还采用了“墨名之精”,特别是吸收了儒法之物,为己所用,比较终形成了儒、道、法相互渗透的混合理论。而且从先秦到汉初,黄老研究也随着政治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先秦时期,道与法都有提及,重法轻道。
在史书记载中,一些著名的法家代表,如沈步海、沈导、韩非等。大多是“以此为鉴,变老”。汉初黄老的研究吸收了大量儒家智慧,既强调无为,力求“道胜”而“反无为”,又在重视法的作用的同时反复强调礼与德的作用,提出了一整套关于道德与刑罚关系的命题。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十六经中有“春夏为德,秋冬为刑,德先刑后”的记载。西汉初期,黄老研究一直是汉代的“帝王”学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之后黄老研究逐渐式微,被儒学取代。
12203位用户关注
8300位用户关注
7984位用户关注
7588位用户关注
7173位用户关注
632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