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105 发布时间:2021-09-09 07:32:09
导语本文整理了权利和权力有什么区别?经验知识,帮助您全面了解,小白也能成为高手,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影响力,权利一般是指法律赋予的实现人的利益的权力。权利和权力具有不同的行为主体、不同的行为属性、不同的强制力和不同的法律地位。
权利和权力具有不同的行为主体、不同的行为属性、不同的强制力和不同的法律地位。权利一般是指法律赋予实现人的利益的权力。与义务相对应,是法理学的基本范畴之一,是人权概念的核心词,是法律规范的关键词。家庭、社会、国家和国际关系中隐含或表达的比较广泛、比较实际的内容。从通常的观点来看,权利是法律赋予权利主体的作为或不作为的许可、确认和保证。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影响,是某些人对他人带来所期望的、预定的影响的能力,或者是一个人或多人的行为改变了另一个人或多人的行为的关系。
权利和权力的具体区别如下:
1.行为主体和行为属性不同。
权利主体一般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国家机关进行民事行为时,也是权利主体)。权力的主体只能是被授予权力的国家机关及其具体工作人员。根据其行为属性,权利行为一般是民事行为和社会政治行为;权力行为一般是属于公务的立法行为、行政行为、司法行为等行为,又称“职权”,是公权力的一种。
2、强制性不同。
权利和权力对对方是强制性的。在法律上享有权利的主体可以要求相对人按照法律人为或者不为,这也是一种强制,但与强制权不同。权力具有国家的直接强制力。权利只有国家强制力做后盾。权利不能实现或者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可以请求国家行使权利予以保护或者救济,但权利人不得自行对相对人施加强制力。如果债务人没有因讨债被拘留或殴打。因此,权力的强制是直接的,权利的强制是由权力中介的,是间接的。
3.法律地位不同。
权利可以由权利人单独享有,或者与特定的相对人享有(如债权),或者与一般的相对人享有(如财产所有权)。在债务人之间为双边关系的情况下,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权利主体享有的部分权利可以转让或者权力只存在于与特定相对人的关系中。单一主体不能行使权力,因为权力在中国必须服从对方的服从,这就是管理与服从的关系。所以权力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双边关系是不平等的。权力主体不得放弃或转让授予它的权力,政*权力也是对国家的一种责任(义务),既不能闲置,也不能使用,否则就是失职。
上一篇:百里画廊之美誉位于哪里?
下一篇:高级技工属于什么学历?
159034位用户关注
79401位用户关注
37997位用户关注
28014位用户关注
27292位用户关注
2692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