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是指哪些著作

关注:95 发布时间:2021-09-11 15:28:02

导语本文整理了十三经是指哪些著作经验知识,帮助您全面了解,小白也能成为高手,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精简回答

十三经指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十三经由汉代的五经逐渐发展,比较终形成于南宋。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经典,地位受到尊重,影响深远而广泛,是其他经典无法比拟的。我们就来说说十三经主要指的是哪部作品。

详细介绍方法/步骤

十三经是指南宋时期形成的十三经。它们是孟子,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形成过程如下:韩立孟子、诗、书、易、礼是五经;唐甲春秋、周礼、仪礼、公羊为九经;谷梁、孝经、论语增加为成年刻石研究的十二经;宋夫曾尔雅被誉为十三经。青空任尚孟子:“看十三经、二十一史、九六三教、百家、腐文、小说,上下充盈,上下柱相连。”清赵昊桃花扇?逮社:“雍正年间,一位活着的成员江衡擅长书法,立志写十三经。花了十几年才完成。”参见清谷严武啸亭续录?石经卷18;钱清太极卷日知录。此外,佛教和道教都有各自的经典著作十三经,分别代表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儒家比较早的经典,称为六经,有曝书杂记,易,书,诗,礼,乐,只有五经。其中春秋、乐经、易在孔子之前就已经流传,在书中被多次引用。诗是当时社交礼仪的总结,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写的。相传孔子在建学的时候就用这四本书作为教材。(出版社,这四书经在当时有实际意义,左传占卜,根据礼,当时的人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必须占卜;易,主要记载古代君王的言语、法令和重要事迹,是史书;左传也叫书。那时候往往在社交场合给诗抒心声,朗诵不同的诗来表达各自的意思;诗,即诗三百,是当时各种仪式的规约和解释,比如成人加冕仪式,丧服等等。这些都有现实意义,掌握它们也是当时社会对合格出租车的要求。)礼是当时各国史书的总称,据说是孔子删仪礼的结果,孔子在其中表达了对历史的褒贬。

十三经是传世文献的始祖,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源头和脊梁。其内容广泛而深刻,包括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如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为大众大同的理想、以人为本的治国原则、和谐人际关系的伦理命题、自强不息的精神等。这些思想和精神的精髓渗透在民族性格和心理中,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仍然具有积极的影响。

猜你喜欢

热门常识经验

360微商频道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