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为什么是廿?

关注:108 发布时间:2021-09-19 10:32:02

导语本文整理了二十为什么是廿?经验知识,帮助您全面了解,小白也能成为高手,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20”这个词把两个十连在一起,意思是20。这是古代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写法,就是两三个字写在一起,上下连接,左右拼,内外包容,或者上下左右排列在一起。

“20”是标准的现代汉字,在社会生活中相当常见。在现代文人的书信中,当每个月的比较后日期被标记在末尾时,经常使用它。字典里“20”的形、音、义都很清楚:四幅画,读nin,意思是20。这个信息大部分人都很熟悉,但是有一个问题:在很多具体的语境中,如果按照字典上标注的发音来读,看起来读起来、听起来都不流畅,理解上会有差距。那么,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

先来看看“20”的配置。

“20”字出现的很早,商代有很多甲骨文,把两个十连在一起代表20。这是古代汉字中常见的构图。甲骨文编 金文编 战国文字编等古文字和字形的工具书都伴随着一个组合。

“20”在甲骨文、龟甲等古文字中读作两个音节,从类似情况可以推断出来。古代汉字中不仅有“20”,还有“30”、“40”、“50”、“60”、“70”、“80”、“90”、“100”、“3000”、“30000”。这时候都是直接把两三个字写成一个完全融为一体的字,不加符号。战国时期习惯在构图下加“=”符号作为标记,这就是构图符号。

众所周知,诗歌和一些固定短语的字数和音节数是有限制的。如果在这类文字中“20”还是读作20,会妨碍押韵对仗,所以要给它单音节读音(30、“30”也是如此)。比如唐代李贺的诗公出无门:“包角我睡草,颜回二十九毛。”明朝罗鸿宪有喜:“万事起起伏伏,20年前就有几个人走了。”董纪念黄麻起义三十五周年诗:“22年来,起起落落,黄麻革命风起云涌。三山终于搬走了,党领导工农奏凯歌。”受一句七个字的限制,三首诗中的“20”应该读作单音节ninn,具体的说法如五卅运动、一二校庆也是如此。

也表达了二十年的意思,有的诗用“二十”代替了“二十”。比如唐代的刘禹锡柳枝词:“清江是一曲千柳,老板桥是二十年前的。我曾经和美桥说再见,恨到现在没有消息。”这是因为用“二十”正好符合这句话七个音节的要求。

那么,我们应该像一样阅读古代诗歌和现代文学中的“20”吗?根据具体语境。

比如论语为政中“30立,40不乱”,韩石靖本写为“30”“30”,联系以下“50知天命,60听话,70如你所愿”,“30”读作“30”“30”

再比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2回:“渤蜀叹曰:‘今世不能以中国古书为例!你只看了廿四史 …他们到了中国,都成了中国人,受中国教育。”王宁先生主编的通用规范汉字字典中对“20”的解读和举例是“20: 24历史”。这两个“二十四史”应该读成“二十四史”。

因此,在比较近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央视节目中,几位嘉宾根据词典中标注的发音,将字母“26年”和“25天”的结束日期读作“nian六年”和“nian五天”。笔者认为这种阅读方法过于机械地以字典注音为基础,应该读为“二十六年”、“二十五年”。

古人习惯把“20”、“30”、“40”写成“20”、“30”、“10”,主要是为了省力、省速度。这不仅仅是为了节省笔画,更是为了方便。在笔画相当的情况下,一个字比两个字写起来更容易更快,也更容易写得漂亮。但每两个字“20”、“30”、“40”,笔画都很少,合上书后也就四五笔,合上书的条件很好。

“20”并不是字典里标注的发音可以和口语发音不一致的特例。比如“xi”是民间婚礼等喜庆场合使用的词,汉字标准字典等参考书都是用x来注释的,但都是口口相传的“双喜”。再比如1924年杜定友创造的新词,用笔画多、书写频繁的词代替了“库”。汉字标准字典是用tun标注的,但我们一般是把它作为“library”的三个音节来读,然后再合写。

总之,“20”是一个复合词,意思是数字20。具体语境下怎么读,要具体分析。在诗歌中,由于音节数、对仗、韵脚的限制或需要一些固定的组词,应该读为“nin”,但在表达日期或类似语境的语境中读为“20”更符合读、听、理解的习惯。

猜你喜欢

热门生活经验

360微商频道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