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迁徙为什么不会走错路线?

关注:56 发布时间:2021-09-23 18:13:06

导语本文整理了候鸟迁徙为什么不会走错路线?经验知识,帮助您全面了解,小白也能成为高手,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生物学家认为,候鸟可以面向目的地直线飞行,知道自己的旅程,这与它们的遗传本能有关。这种本能是候鸟经过几万年的飞行,从世代生存中积累下来的能力,形成一种坚定的潜在意识,代代相传给后代。

在中国,红岩带书的故事代代相传,家喻户晓。可见古人对候鸟迁徙有一定的了解,希望在北雁南飞之际寄信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候鸟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们随着气候的变化而改变生存环境。秋天飞到气候适宜的南方,春天成群结队飞回北方产卵繁殖后代。这种候鸟遍布各地。我国的雁鹤夏季生活在吉林、黑龙江等省的一些湖泊沼泽,秋季一路飞到长江流域的洞庭湖、太湖过冬。燕子比较常见。它们每年八九月份飞到南方,第二年春天回到北方筑巢。要不是外界干扰,它们的栖息地不会改变。

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无论是长途迁徙的老鸟,还是当年出生的新生代,迁徙时都必须遵循过去的路线,绝不花时间在空中盘旋寻找新的途径。同时,他们的迁徙飞行,要不是受到气流的冲击和其他干扰,总是朝着目的地直线飞行。他们是怎么知道飞行路线的?

有人可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候鸟是否像某些动物一样有识别和记忆自己旅程的能力?但是有些现象这个答案无法解释。例如,大多数候鸟在夜间飞行。如何在黑暗中识别地形?有些候鸟要飞越海洋,天空和海洋就更难分辨了。美洲有一种金鸟,春夏在加拿大筑巢,夏末迁徙到南美。他们漂洋过海,飞了2000多公里不,忍受着蓝天,面对着茫茫大海,怎么辨别方向?

生物学家认为,候鸟直接飞向目的地的能力以及它们对迁徙过程中旅程的理解与它们的遗传本能有关。这种本能是候鸟经过几万年的飞行,从世代生存中积累下来的能力,形成一种坚定的潜在意识,代代相传给后代。

为了进一步了解候鸟只是靠自然能力迁徙的奥秘,现代科学家制作了一种新的仪器来跟踪观察。他们用胶液把微型照相机粘在鸟的羽毛杆上,然后装上微型胶卷。鸟儿高飞时,相机快门打开,连续拍摄;当鸟休息时,快门会自动关闭。这样就能获得详细的飞行记录,彻底揭开候鸟迁徙的神秘面纱。

猜你喜欢

热门生活经验

360微商频道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