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关注:15 发布时间:2021-12-05 12:23:18

导语本文整理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经验知识,帮助您全面了解,小白也能成为高手,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这句话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学者顾说的。后人称其为林挺先生,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清初三大儒”。顾是为丧偶的母亲王养大的。他的母亲经常教他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等勇者为榜样,忠厚老实。他才华横溢,消息灵通。14岁考上秀才,加入明末著名学者群体复社。后来他屡次科举失败,又因为悲叹时局动荡,八股文毁才,隐退求学修身。他翻阅了二十一史、十三朝的记载、世图等文献典籍,然后通过捐赠成为国子监的监工。

清兵入关后,顾的母亲绝食,并告诉顾终生不要为清朝工作。顾举家远游,博览群书,钻研业务。康熙十年(1671年),严词拒绝清廷写明史的邀请。

此后,顾继续致力于学术研究。他精力充沛,没有其他爱好。直到晚年,季平每天沉迷于阅读各种书籍,晚年还注重经学考证。顾对宋明理学非常不满,认为“著书胜于抄书”。康熙十七年,朝廷开设学儒分支招徕明朝遗民,顾三次表示不为清廷效力的决心。他自称是70岁的老人,除了死,他什么也不想要。如果朝廷真的要一步一步推对方,那他就得以死为智!

第二年,朝廷开设明史馆,再次向顾伸出橄榄枝。顾仍然说,他要么自杀要么逃跑,要么不愿意出去。康熙二十一年,70岁的顾严武不慎坠马身亡。

在学术研究上,顾主要反对“心、理、性、命等”的空谈在宋明理学中,主张将儒学视为“国家治乱之源,民之生之根本措施”,而不仅仅是作为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他强调“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上者谓之器,无器谓之道无”,作为“道”的义与作为“器”的行是分不开的;君子奖学金的目的在明道,是为了拯救。如果他只专注于文章和诗词,那也只是所谓的雕虫小技,不值一提。他一生都在实践自己的想法。除了研读经书,他还注重结合实际,考察研究社会,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因此,顾在清初开创了新一代儒学,被认为是清代以考据学为特征的干家学派的创始人。顾的代表作日知录集中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和政治思想,涵盖了诗歌、训诂、名物、法规、天文、地理、吏治等诸多方面。在书中,顾谈到了“保国”与“保天下”的区别。“是知后保天下,而后保国。国家的捍卫者、他们的王子和肉食者寻求它;那些保护的人很尴尬,也很负责任。”后人把这段话总结为一句众所周知的警世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猜你喜欢

热门常识经验

360微商频道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