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人数:207 发布时间:2022-05-03 18:38:01
1.和孩子说话,尽量简单明了,不要着急
很多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时候很容易陷入两种极端的态度:一种是整天忙于工作和家务,从来没有想过每天抽出一些时间陪陪孩子,陪陪孩子聊天;一个极端是每天围着孩子学习、吃喝、睡觉,一刻也不离开孩子的视线。这两个极端很容易导致孩子认为父母不爱自己或者父母太讨厌。
那么,我们如何把握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呢?在这里,建议父母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比如和孩子说话。比较好一次不超过2分钟。尽量简洁,直接告诉孩子对错,让孩子快速掌握谈话的核心内容。否则,父母会大惊小怪,很容易导致谈话变得更加正式,导致孩子一转身就晕头转向,什么都忘了。
2.尊重孩子的个性,逐渐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在这一点上,习惯专制的父母要特别注意不要越权,要帮助孩子在一切事情上做出选择,让孩子习惯依赖别人,没有主见。
一般在孩子两岁左右,能用简单的语言完全表达一切的时候,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做决定的习惯,这样既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增加自信,又能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他是尊重和平等的。
3.避免情感交流,不要向孩子传递负面情绪
父母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如果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有不好的情绪,对孩子的交流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他的心情不好,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烦躁,语气严厉,会让孩子感到很大的压力。当孩子收到父母的不良情绪时,他们在回应父母时会情不自禁地感到。如果孩子情绪不好,父母感觉到了,很可能会被激怒,变得更加愤怒,导致沟通无果,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4.不要为了吓唬孩子而和孩子说话
很多父母发现孩子不听自己的话,就表现出父母的威严,经常说一些让孩子无法接受的尴尬话来吓唬孩子。比如父母常说:“你不睡,你妈就出去不跟你睡!”“什么都不吃,那就给你饿着!”“你再这样,就滚!”“再这样,我就离家出走!”“你要是听话,我爸我妈就不吵了!”
其实,对孩子说狠话,并没有显示出父母的微信,反而显示出父母的无能和失败,并没有让孩子真正听话。如果这样的狠话太多,会让孩子感到冷漠和厌烦,从而从恐慌和恐惧开始到后来的叛逆。
5.用孩子能听懂的话和孩子交流
孩子能听懂的单词是指符合其年龄的单词。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和知识储备,避免复杂的文字,可能导致沟通困难甚至无效。
微信童装 微商388加盟童装好做吗,宝妈带孩子适合做什么生意
你的孩子不仅买衣服省钱,还可以卖衣服挣钱,两全其美。参加一对一培训,动手教,教。新人不用担心人脉关系,教与促,等着被补充…
452位用户关注
615位用户关注
234位用户关注
941位用户关注
226位用户关注
653位用户关注
368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