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春节习俗

查看人数:475 发布时间:2022-05-12 09:56:02

1.打扫房子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家家户户的清明节。把房子里里外外打扫干净,不仅是为了迎接春节,也是为了消除霉运。

2.磨碎豆腐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相传玉皇大帝会访下界,吃豆腐渣以示艰辛。豆腐是春节加工蔬菜的重要原料。炒豆腐、豆腐盒、做豆腐茧等菜都需要豆腐。

3.杀猪

腊月二十六,杀猪,剩下的挂在谷仓里,除了咸肉。过年快结束的时候带回家,好好“放松”一晚。煮肉的时候用大锅,底部烧柴,慢慢煮半天,这样煮出来的肉才好吃。但孩子往往等不及,时不时催促大人捞出一块。所以这一天,人们往往不吃什么主食,吃肉啃骨头就饱了。当然,有些生肉要留着煮,有些瘦肉要剁成馅,饺子和炸丸子要留着。

4.赶上新年

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宰杀新年的鸡,以便在新的一年里招待亲戚。赶上大聚会,买春节需要的物品,尤其是北方农村,临近年底。不去市场走走,转一转,看看,说说,听听,就算家里买了大鱼大肉,过年也没有味道。

5.送你脸

腊月二十八,蛋糕、馒头都贴贴花。古人用红木做辟邪的木材,换成了红纸。北方人吃面食,以馒头为主,所以平日里每隔三五天就会送面和蒸馒头。但是,过年的时候,却不是这样。小笼包,小笼包,十几天的糖饺要一次蒸完。所以这个时候,做面条就显得尤为关键。

制作面条的过程大致如下:首先将“面条底料”在水中煮沸,与面粉混合,然后放入大锅中缓慢发酵。因为量大,一般需要通宵送。达到一定程度后,加入适量的纯碱,再加入一些面粉,揉搓至软硬,然后继续发酵一段时间。这个做面是个技术活,每一个家庭主妇都特别重视,因为过年亲戚来吃,谁蒸的馒头酸了,吃不起,就难免沦为笑柄。

6.馒头

腊月二十九。过年的时候主食是白馍馍,也是大家期待吃到的美食。如果做面条是技术活,蒸馒头就是手工活。馒头要反复揉搓,使之结实可口。所以蒸馒头的时候,经常会有不同家庭的男人上台帮忙。馒头放在抽屉里蒸之前,大小要均匀。有些人会在馒头上做一些图案,或者在馒头上面放一个红枣。

7、贴春联,守年

除夕之夜,五班倒分为两天,寒冷的雪退了,温暖的春风来了。在北方的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在门的两边贴上吉祥的春联,给节日带来节日的气氛。北方人有守年夜饭的习俗,就是一家人不睡觉等年夜饭,然后一家人吃年夜饭,意思是告别旧迎新。

8.放鞭炮,过年,穿新衣服

元旦,金鸡报晓,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春节放鞭炮是一种古老的习俗,具有节日的意义。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都要穿新衣服庆祝,就是破旧迎新。

9.舞动的秧歌

跳秧歌是中国北方特有的习俗。从元旦到元宵节,男女老少都组织着挨家挨户跳秧歌,场面十分热闹。

查看全文

猜你喜欢

360微商频道查询入口

微商怎么找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