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关注:72 发布时间:2021-06-17 14:37:42

导语本文整理了退避三舍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经验知识,帮助您全面了解,小白也能成为高手,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精简回答

撤退讲述了晋文公的流离失所。在古代,行程是以30英里来衡量的,意思是主动让步90英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这个成语来源于历史事件,这个故事来源于左传,那么到底讲的是什么呢?马上来找我。

详细介绍方法/步骤

春秋时期,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申生亲王,派人逮捕申生的弟弟重耳;听到这个消息,他逃出了晋国。经过十多年的外流,来到了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将来会做大事,所以他以国家的礼貌接待他,把他当成客人。

一天,楚王为重耳设宴,他们在和谐的气氛中喝酒聊天。忽楚王问:“某日归晋称王,如何报答我?”重耳想了一会儿,说道:“美人儿在等着你呢,珍奇的丝绸,还有大量的珍奇的鸟羽,象牙皮,这些在楚国都很丰富。晋有什么珍奇之物献给君王?”

楚王说:“我儿子太谦虚了。他虽然这么说,但总该给我看点东西吧?”重耳笑着回答:“如果你真的能回到中国掌权,我愿意和你的国家友好相处;如果有一天,晋楚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会命令军队先撤退(一屋等于三十里),如果我得不到你的原谅,我就再和你战斗。”

四年后,重耳真正回到晋国当国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晋文公。在他的统治下,晋国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金两军交战。为了履行诺言,晋文公命令军队撤退90英里,驻扎在城濮;楚军看到晋军撤退,以为对方害怕,立即追击。于是晋军利用楚军骄傲和轻视敌人的弱点,集中兵力,大大打败了楚军,从而赢得了城濮之战。

猜你喜欢

热门常识经验

360微商频道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