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4 发布时间:2021-08-02 10:42:04
导语本文整理了古生物的足迹为什么能成为一门学问经验知识,帮助您全面了解,小白也能成为高手,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足迹是古生物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动物一生中留下的足迹。足迹不是遗迹化石,但有时它可以提供固体化石无法反映的动物生存状态,甚至人可以推断出动物的身高、体重、奔跑速度、活动方式、生态环境,因此足迹的研究意义重大。
大家都知道有一门科学叫足迹(footprint),主要研究足迹的形成、发现、收集和考察。那么为什么研究古生物的脚印也是一门科学呢?先说为什么古生物的脚印可以成为一门科学。
足迹是古生物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动物一生中留下的足迹。足迹不是遗迹化石,但有时它可以提供固体化石无法反映的动物生存状态,甚至人可以推断出动物的身高、体重、奔跑速度、活动方式、生态环境,因此足迹的研究意义重大。例如,过去人们认为大多数巨型食草恐龙生活在水中,依靠水的浮力支撑着它们巨大的身体。但是,大量巨型食草恐龙在陆地上的足迹证明,它们完全可以支撑身体,在陆地上行走。再比如,过去人们以为恐龙喜欢一个人去,但是脚印显示恐龙,尤其是食草动物,大多是群居的。再比如,以前很难推断出恐龙的行走速度,但从它们的脚印可以准确判断出恐龙的步幅和奔跑速度。
研究古生态学和古生物学的学者,特别是研究海洋古无脊椎动物的学者,根据海洋中三叶虫和虫管产生的脚印,研究古海岸线的位置、形状、坡度、海水深度、流向和沉积物饱和度,而研究陆生动物的学者,则侧重于利用脚印还原哺乳动物、鸟类、恐龙等动物的生活细节以及动物群体之间的关系。甚至有人使用生物命名的双名法,在部门层面建立分类档案,更好的保存恐龙足迹,让足迹在生物分类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
据统计,各地的恐龙脚印比恐龙化石多得多。中国科学家对恐龙脚印的研究始于1929年,当时在陕北神木侏罗纪地层中发现了禽龙的脚印。之后,1940年,在辽西朝阳发现了400多个恐龙脚印。年后,许多地方相继发现了许多恐龙脚印。特别是2001年,在甘肃永靖盐锅峡2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了10个恐龙脚印化石遗址和数千个脚印。它们的规模、数量、多样性和良好的保存在亚洲是前所未有的。脚印中的一些大型蜥脚类动物是上比较大的恐龙脚印之一,前脚脚印长112厘米,宽76厘米,后脚脚印长150厘米,宽142厘米。2010年,在山东诸城发现了一个包含3000多个恐龙脚印的大型化石遗址。脚印显示一群大型蜥脚类动物成群迁徙,而另一群大型兽脚类动物在追逐一群小型兽脚类动物。这可能是上比较大的恐龙狩猎现场。
上一篇:厨师为什么要戴高帽子
下一篇:家庭烹饪会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12203位用户关注
8300位用户关注
7984位用户关注
7584位用户关注
7173位用户关注
6322位用户关注